市场监管总局:平台经营者不得对平台内个体工商户进行不合理限制,收取不合理费用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于2022年9月26日国务院第19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1月1日正式施行。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长李明征在会上介绍,个体工商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市场主体,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总共39条,主要规定了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个体工商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基本原则。二是完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工作机制。三是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的具体职责和要求。四是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表示,个体工商户作为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关系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服务和监管的关系。《条例》充分体现了促进发展和依法监管的统一:
一是对个体工商户发展确立了积极扶持、加强引导、依法规范的基本原则。二是明确规定了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履行劳动用工、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定义务。三是强调了对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管理,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四是规定了个体工商户开展经营活动,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政府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他介绍,《条例》删除了原个体工商户条例中许多监督管理方面的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条例》促进发展的主题。这些规定并不是没有了,而是被其他法规吸收和承接了。例如,2022年3月实施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统一了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吸收整合了《个体工商户条例》关于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的条款,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主体的一种类型,也要遵守《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同时,个体工商户在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公平竞争、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具体事项,还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蒲淳说,为了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一些新业态出现,《条例》既有支持个体工商户在社区从事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经营活动的表述,又有引导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针对个体工商户反映的线上经营有关问题,《条例》要求平台经营者为平台内的个体工商户线上经营提供支持,不得进行不合理限制,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收取不合理费用。这些规定将有助于个体工商户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更好地投身实体经济,更好地在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发展。多部法律法规进行了有效整合和衔接,因此这次对个体工商户立法的调整并不会弱化监管,更不会在监管方面出现“法律真空”。相反,《条例》与其他法规充分协同,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个体工商户长远健康发展、创新发展,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余冬梅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