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新就业政策惠及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生群体精准就业还需哪些支持?

时间 • 2025-11-04 18:19:27
高校
毕业生
就业

据新华社报道,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力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会上提出将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纳入扩岗补助,对依托平台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等,多项政策围绕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展开。

9月9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中宣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总体平稳。会上也提到,今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107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与挑战同在,稳就业促就业政策也在持续推陈出新。惠及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后,稳就业还能做什么?怎么做?高校毕业生们又该如何充分利用政策实现就业呢?

中央党校教授竹立家接受红星新闻记者时表示,国常会提出的几项措施对于推动就业创业确实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好的政策对于受惠人来说十分有益,受惠人应积极地利用好这些政策。

↑招聘会现场资料图片

纳入扩岗补助给予社保补贴

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获政策关注

此次国常会提到,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能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带就业,稳增长主要是为了稳就业。会上提出,一是将实施留工培训补助地区,由失业保险金结余备付24个月放宽到18个月。将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纳入扩岗补助。对失业人员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通过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稳岗。二是支持平台经济稳就业。对依托平台灵活就业的困难人员、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运用专项贷款支持平台企业。

中央党校教授竹立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会成为关键词,是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企业招工的数量有所下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这两年比较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推出这项措施,可以说对于毕业后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的生活保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毕业后失业大学生的社会保障这一块,政府必须重视起来。”竹立家说道。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累积,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获得关注,是由当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决定的。

“过去通常把大学生就业限定在当年,但现在存在短时间或者一年两年都没就业的情况。(为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定制政策)就是让这种情况被社会认可,也让他们的就业情况继续成为政府关注的问题。”储朝晖说道。

而谈及这些政策的具体作用,储朝晖表示,就业的问题依然还是需要整个经济体系的健全。

毕业生群体如何更精准就业?

专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增加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8月16日,针对如何应对近期城镇青年失业率较高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回应表示,会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介绍称,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再研究推出一批支持创业就业的务实管用举措,再加快破解一批制约创业就业的痛点堵点,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

事实上,在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之外,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都在政策关注范围内,科研助理、社会组织也是国家拓展就业的重要组成。

6月17日,教育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会为每名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至少精准推送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帮助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6月30日,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文,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表示,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吸纳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认真梳理已开发的科研助理岗位,充分利用尚未吸纳毕业生和因人员流动而产生空缺的有关岗位,最大限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7月11日,民政部官网发布关于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通知指出,以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组成的社会组织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优势,助力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服务。

竹立家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保就业政策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护、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占到了就业率的80%以上,即80%的劳动力在民营企业就业。

“还是要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我们有1.5亿市场主体,其中小微企业占到了1亿,这1亿户平均一户雇佣3个人,就能解决3亿人就业,所以说保护、支持和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对于增加就业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说一千道一万,要把民营企业的发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我们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一个渠道。”

各地推出见习岗位,受惠群体该如何利用?

专家:摒弃躺平心态,积极参与享受国家好政策

除国家政策外,各地也为促就业推出因地制宜的政策。

3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的通知》,决定2022年启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进一步推进就业见习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升就业能力。

《通知》指出,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为青年提供充足见习机会。多渠道搭建见习供需对接平台,畅通岗位募集渠道,力争把有意愿的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都组织到见习活动中。完善落实就业见习政策,强化跟踪服务,提高就业见习的规范性、知晓度和吸引力,帮助更多青年通过见习积累经验、及早就业。

7月末,河南十部门印发《关于实施梦想启航河南省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全年募集就业见习岗位10万个,其中,年底前,事业单位、国企开发不少于2万个临时性见习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通过见习积累经验、及早就业。

竹立家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国常会提出的几项措施对于推动就业创业确实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好的政策对于受惠人来说十分有益,受惠人应积极地利用好这些政策。

“比如失业了要积极参加培训、创业群体要积极到创业孵化基地了解情况。总而言之就是要积极申请和参与,现在很多人选择躺平不参与,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人还是要强调提高积极性,享受好国家的这些好政策。”竹立家说道。

储朝晖则提出,长期以来的事实表明,解决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青年人就业问题,政府必须尽责,但主要不能靠政府,而是要建立法治、健全、规范的市场。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记者王辰元实习生程祎晨席聪聪

编辑余冬梅杨珒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