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送游戏皮肤?自贡9岁女孩被骗5万元
“扫二维码,免费领游戏皮肤。”9岁的阳阳没能抵挡住住诱惑。可没过多久,她就被告知存在“违法刷皮肤”的行为,游戏账号已被冻结。而为了解冻,她最终用妈妈的银行卡转出了5万余元……日前,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自贡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获悉,今年5月至7月26日,全市已发生未成年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8起,损失34万余元,呈上升趋势。据悉,上述68起案件中,以购物、游戏类诈骗最为集中。为此,自贡警方特别提醒家长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手机和密码,谨防上当受骗。
转账截图
赠送免费皮肤?9岁女孩被骗5万余元
7月5日晚,自贡市市民李先生向警方报警称,9岁女儿阳阳在用家里的平板电脑玩游戏过程中遭遇诈骗,被骗5.24万元。
警方初步调查发现,6月30日,女儿阳阳在刷短视频APP时加入了一个叫“免费领游戏皮肤”的群聊,阳阳没在意,退了出来。几天后,7月3日,QQ上有人添加她好友,邀请其免费领取游戏皮肤。这次,阳阳没有经受住诱惑,通过了。
聊天中,对方逐渐获取了阳阳的信任。在对方的指导下,阳阳用妈妈的手机扫描了对方发来的“免费皮肤领取”二维码。以为轻松收获游戏皮肤的阳阳却没想到,扫码后就被告知,其账号被检测为“违法刷皮肤”,并已经被冻结,要求其30分钟内联系后台人员解除。
心里不免紧张,阳阳赶紧询问对方“怎么回事”。这时,对方则开启视频通话,称可以帮助她解决该问题。
在对方一步步的诱导操作下,阳阳先后向对方指定账户转款4次,其中一次转款成功,转出5.24万元,两次支付失败,一次待支付后被终止。
收到转款短信,妈妈才发现问题,后迅速报警。
聊天记录截图
3个月发案68起电诈黑手伸向未成年
阳阳的被骗不是个案。红星新闻记者从自贡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5月初,10岁女孩小韩也曾遭遇诈骗。据警方介绍,当时小韩原本想在语音软件上找一名队友打游戏,后对方称不仅可以带其打游戏还可以帮忙领取游戏皮肤。小韩信以为真,添加对方支付宝好友后,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款1.4万元。
6月26日,自贡市民曹女士看到自己的手机有一条1000元的支付通知,经询问才发现,8岁女儿小月用其手机刷短视频时认识了一名游戏主播,对方同样以赠送免费游戏皮肤为由,让小月用家长的手机扫描“领皮肤二维码”领取。随后,小月悄悄拿到妈妈的手机,打开微信扫描了该二维码,被骗1000元。
6月27日,12岁女孩小欣收到一位好友发来的消息,称可高价收购她的游戏账号。随后,小欣在对方的指示下登陆“贝某游”平台进行操作。对方以“游戏账户信息录入错误被冻结,需要解冻”为由,诱导其两次转账共计4500元。后对方再以“解冻”为由,让其再转10800元,此时,小欣意识到被骗,随即与父母到派出所报警。
据自贡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初步统计:今年5月至7月26日,自贡全市共发生未成年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8起,损失共计34万余元。其中,购物诈骗23起,游戏诈骗18起,刷单诈骗9起,冒充熟人诈骗6起,其他类诈骗12起;受害人年龄在7到17岁之间,主要集中在14至17岁年龄段。
聊天记录截图
未成年被骗称上升趋势警方提醒注意这四点
“虽然未成年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在整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占比很小,但呈上升趋势,这与接触网络、手机的低龄化有一定关系,值得高度重视,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自贡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韩阳分析上述案件后表示,家长在监管自己手机、账号密码以及孩子娱乐过程这三方面存在的缺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然后通过一步步诱导,使得犯罪得逞。
为此,民警特别提醒:家长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习反诈知识,并给孩子加强引导;其次,监管好自己的手机和账号密码,非特殊情况,不透露给他人包括孩子;再次,管理好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和内容,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部“无支付功能”的手机,专门用于学习和娱乐,避免孩子被诱导后私自重置账号密码;最后,一旦发现自己的资金无故外流,请立即报警。(文中阳阳为化名)
红星新闻记者袁伟
编辑王禾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