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防控措施越是优化,“四方责任”越要强化
疫情考验文明素养,文明素养也是防疫堤坝,细致遵守每一项防疫措施,也是文明体现。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国内新发疫情点多面广。成都新冠疫情呈现外地溢入与本地散发交织的局面。特别是,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不容小觑。
11月14日晚,成都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落实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持续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一方面,防控就是责任。任何“掉链子”“磨洋工”的行为都不容姑息。任何慢作为、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表现都应杜绝。任何“打滑”“空转”“疏忽”和“懈怠”的错漏都要高度警惕。成都作为超大城市和交通枢纽,商贸交流活动密集。特别是,接下来一个半月,成都将举办重大展会活动近60场,涉及诸多产业,人流物流量大面广,必须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要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要求,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另一方面,防控要讲究效度。既不能搞无差别防控,也不能放任躺平、熟视无睹。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快制快,在科学性和精准性上想办法、下功夫、聚智慧。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又好又快精准解决问题。
从流调情况来看,近期成都局部点位的聚集性疫情主要关联一些大型的农贸市场、茶楼、酒吧和货运的场站。在这些场所,多数情况下是由外地病例引入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导致了后续的疫情传播。这就必须围绕“二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商贸领域疫情防控要求,细化商贸行业疫情防控责任,抓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压实压紧“四方责任”。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精准防控,更需要市民配合。疫情阻击战,就是幸福保卫战。市民要密切关注防疫政策,主动配合防疫部署,才能确保防疫工作事半功倍。比如,市民需留意不同的场所对于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时限要求。对于进入密闭空间,比如酒吧、KTV、网吧、健身场馆等场所,要求是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对于餐厅、博物馆、游泳馆、室内的体育场馆这类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要求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对于其他场所、小区、院落、企事业单位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求查验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疫情考验文明素养,文明素养也是防疫堤坝,细致遵守每一项防疫措施,也是文明体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既阻断疫情传播,又保持城市活力。(文峰)
编辑汪垠涛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