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400亿逆势扩产!底部来了?
作者丨曹恩惠、实习生孙晨阳 编辑丨张伟贤 图源丨图虫 硅料端许久未见的百亿扩产项目,在12月竟然相继出现了两个。 主角分别是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 12月25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在鄂尔多斯市投资建设绿色基材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28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 其中一期建设2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及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预计投资额合计约130-140亿元;二期建设3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及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根据市场条件择机启动。每期建设工期预计15至18个月。 12月13日晚间,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近日与石河子市人民政府、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新疆石河子市投资建设“大全能源硅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本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150亿元,投建10万吨多晶硅和30万吨工业硅,220万支圆硅芯。项目同样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人民币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20万支圆硅芯项目;二期计划投资人民币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多晶硅及配套15万吨工业硅、100万支圆硅芯项目。 通威股份和大圈能源两个合计高达420亿元的硅料产业链项目,在当前硅料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着实“刺眼”。 就今年而言,光伏产业链主要制造环节出现的产能是否过剩的话题讨论十分火热。但就硅料端而言,其供给提升的确带来了价格的快速下跌。 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12月20日披露的数据,当周N型料成交价平均为6.78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区间在5.7至6.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5.95万元/吨,环比下降1.16%。至此,与年初相比,硅料价格整体降幅已经超过70%。 量增价减之下,硅料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通威股份今年的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5%;实现归母净利润163.02亿元,同比下降24.98%。大全能源则是营收和净利润双降,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28.78亿元,同比减少47.81%;归母净利润约51.15亿元,同比减少66.09%。 整体来看,在中国光伏行业目前面临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的背景下,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的巨额扩产可以说是逆势而行。 值得注意的是,通威股份协议书中也提示了相关风险称,项目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如因项目生产要素保障不到位影响本项目开工、投产及达产的,项目可调整建设时间。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通威股份在此情形下依然作出扩产决策,原因在于其成本优势以及上一轮多晶硅价格大涨周期吃到的最大份额红利,此举也是在为行业淘汰赛之后的下一轮上行周期储备新产能。 根据行业预计,2023年国内硅料产量显著增长,将达到151万吨,同比增长86%。未来产能预期仍然较高,预测到2024年底,总产能将达到370万吨。 SFC 本期编辑黎雨桐实习生陶陶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