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成都接待外地游客488.3万人次,这些景区游客接待量居前
清明小长假正式落幕,作为春节后首个小长假,各地文旅消费热力十足,成都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来自成都市文广旅局的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全市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文旅消费增长态势良好、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全市接待外地游客488.3万人次;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53.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446.8万元,与2023年清明假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53.1%、133.6%;纳入重点监测的A级旅游景区与2019年清明假期同口径相比,接待游客、门票收入分别增长28.1%、37.9%。宽窄巷子、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洛带古镇、武侯祠博物馆、街子古镇景区游客接待量居前。
从整个假期文旅市场的特点看,民俗文化活动备受青睐,各区(市)县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清明民俗活动,不仅展示了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市民游客出游提供了好去处。同时,成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一系列精品大展,让看文博、赏美展成为假期出游新潮流。
踏青赏花,是今年清明假期最热门的出游方式,近郊游、乡村游继续火热,成都周边的景区、乡村、民宿和赏花地游人如织。看熊猫依旧是不少外地游客来蓉打卡的必选项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接待持续火爆,熊猫谷景区连续两日预约客满。都江堰市青城山、龙泉驿区山泉镇等区域的乡村民宿接待持续火爆,不少精品民宿连续多日满房。
值得一提的是,以Citywalk、都市微度假、沉浸式剧目体验为代表的旅游新玩法受到众多年轻客群喜爱,都市游街区游人气爆棚。比如,东郊记忆推出的《成都故事》川剧演出,通过变脸秀、皮金滚灯等让观众直观和体验老成都的风土人情;引进环境剧《朱莉小姐》成都版在清明节首日火爆开演,以“美酒+舞会”的形式吸引众多年轻游客打卡,景区热度跻身全省A级景区第二位。成都欢乐谷推出“国潮文化节”,围绕“仙”“侠”“奇”“宫”四大主题,打造沉浸巨制场景、实景主题演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国风魅力、体验古今碰撞的文化盛会。
红星新闻记者李彦琴
编辑李钰仪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