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马建堂谈市场经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7月29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京举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介会。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出席并作主题分享。马建堂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的经济和民生领域作了解读。重点提到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并对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推进更多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内容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
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是一个永远没有句号、只有逗号的过程
在《决定》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七个聚焦”之一,制定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表。
马建堂表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改革很长时间的主题词都是放开、搞活,举措就是给企业放权、给地方放权、给老百姓放权。要放得开、放得活,才能放出效率、放出创造力、放出创造性。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发挥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这只手要管得住,管得好,同时又不能管得死。
对于如何管得住、管得好,马建堂认为,第一要建立稳定的法治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法制健全,依法办事;第二是创造好的市场秩序,整治违规售假等行为;第三要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熨平经济周期,保证总供给总需求的大致协调。
马建堂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是对各级政府的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一个永远的没有句号、只有逗号的过程。
“改革过程无止境,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过程没有止境,各级政府都要更加努力,更加尊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马建堂说。
推进更多竞争性行业和领域
向民营企业开放
马建堂在解读《决定》内容时提到,“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把民营企业最关心最关注的一些事情,在中央已有的决定基础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推进更多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项目,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法治环境。
马建堂表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民营企业是不可或缺的,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马建堂认为,要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第一要充分信任、尊重民营企业家,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当成推动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要保护好知识产权,保护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生成的软资产和硬资产,尊重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利;第三要进一步放开准入,随着科技成果不断转化,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新的产品层出不穷,要更大力度的放开准入。
“很多业态是民营企业创造出来以后才被我们所熟悉。对那些未知的领域,要允许民营企业放手进入去探索,在发展中规范。”马建堂说。
外资企业
在中国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
对于《决定》中涉及外资的相关内容,马建堂认为,“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是比较重要的三条。
马建堂指出,外资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在中国的营商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
一方面,2020年正式实施的《外商投资法》详尽保护了外资企业基本权利、保证外资被公平对待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决定》对加快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外资企业准入有诸多明确的新举措。其中外资企业非常关注的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等内容,在这次《决定》中都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
红星新闻记者胡伊文实习记者刘亚洲北京报道
编辑郭庄责编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