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空气质量,成都为何新修订实施这两个“预案”?解读来了
日前,《成都市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以下称“臭氧预案”)和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以下称“重污染预案”)正式印发实施,成都为何要修订“两个预案”?“两个预案”的主要修订内容和亮点有哪些?又将对市民生活企业生产产生哪些影响?8月3日,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召开新闻通气会,对“两个预案”特色亮点进行一一解读。
“修订‘两个预案’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善成都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旷良义介绍,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实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是一条得到实践充分证明的成功经验,能有效消除重污染天气,削减大气污染浓度,最大程度上减轻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影响。为了统筹好疫情防控、经济稳增长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结合成都市“夏防臭氧,秋冬防颗粒物”的季节性特点,修订了“两个预案”,重污染预案用于防范秋冬季颗粒物重污染天气,臭氧预案用于防范夏季臭氧重污染天气,分开修订就是为了让应急措施更科学、更精准、更精细。
从“两个预案”的主要修订内容和亮点看,实行分区分级启动或解除预警是最受关注的一点,今后将根据全市和各区(市)县空气质量趋势预测预报结果,新修订的“两个预案”都可以对全市范围或部分区(市)县实行分区域、分级别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分区分级精准管控,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的扰动。同时,两个新修订的预案中区分了重点管理区、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目的也是适应“两个预案”分区分级启动预警的需要,提高应急预警管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预案”科学统筹管控措施实现最优减排比例。按照省应急预案刚性要求,启动臭氧或颗粒物为主要污染源的重污染天气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期间,减排量均要分别达到全社会总排放量的10%、20%和30%以上。经科学精准测算各类应急管控措施的组合协同,成都市“重污染预案”的减排量比例分别为10.6%、20.8%、31.2%,“臭氧预案”的减排量比例分别为10.5%、20.8%、31.5%,这样既达到硬性要求,又最大限度减少影响。
此外,“两个预案”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强化预警豁免政策。在“两个预案”的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期间,对A级、B级和引领性工业企业,绿色标杆工地,绿色钣喷汽修企业,绿色标杆加油站,新能源货运车辆和工程机械,应急抢险工程、特殊车辆、开展紧急检修作业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实施不同程度的豁免政策。“为了让更多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能在预警期间享受豁免政策,我们正组织专家技术团队深入开展科技帮扶,通过’一对一’问诊指导,帮助有意愿、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打造绿色标杆或者示范引领企业。”旷良义介绍,截至目前,成都市已打造A级、B级和引领性工业企业77家,C级(非最低等级)工业企业365家,绿色标杆工地1032个,绿色加油站106个,绿色钣喷汽修企业752个,既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又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李彦琴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