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瓷合璧!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青瓷宝剑文化旅游节)开幕啦!
龙泉青瓷独傲世,
瓷器翠色映山川。
碧波荡漾龙泉水,
剑瓷之乡传世珍。
10月30日,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青瓷宝剑文化旅游节)在浙江丽水龙泉拉开了帷幕。
本次大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厅、丽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龙泉市委、龙泉市人民政府承办。
全面复兴剑瓷之都,奋力打造品质龙泉。本届大会以“剑瓷品质·宋韵龙泉”为主题,将剑瓷“三化”作为开幕式重头戏。旨在展示剑瓷“三化”开展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品质龙泉的城市魅力,为更高质量地做好剑瓷“三化”工作,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品质龙泉注入硬核力量,提供文化支撑。
大会开幕式围绕青瓷宝剑文化
“深化、物化、转化”发展脉络
通过致辞、创新案例讲述、
匠人群体亮相、项目签约等方式
展现龙泉青瓷宝剑产业、
文旅融合创新突破、产业突围。
中共龙泉市委书记王忠宝在致欢迎辞中表示,龙泉拥有世界级的青瓷宝剑文化,是中国青瓷之都、宝剑之邦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期望通过本次节会,更大力度推进青瓷宝剑的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发展,让剑瓷文化成为非遗产业化的标志性成果。更深层次推动剑瓷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变革,将龙泉剑瓷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更高水平拓展区域开放合作,持续推动剑瓷文化走入全国千家万户,走向世界一带一路,全面打响“天下龙泉”品牌。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在致辞时说:从龙泉青瓷到“天下龙泉”,充分展示着龙泉文化的底蕴和自信。希望龙泉以青瓷为媒,将世界青瓷大会打造成文化交流的桥梁、文明对话的载体、产业发展的平台,推动青瓷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更趋多元、更富活力、更具特色的青瓷产业经济形态和经济体系,为我国陶瓷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毛里求斯共和国驻华大使王纯万,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朱位秋,定窑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等分别致辞。
剑瓷龙泉,因剑得名,凭瓷生辉。一块普通泥巴,经匠人之手,变成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一块普通的铁块,经千锤百炼,成为高雅艺术品龙泉宝剑。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名器的美,今年以来,龙泉市启动了“一场国宝级名器的探寻——龙泉青瓷大系”项目计划。知名演员保剑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礼中心主任吴永平,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与老中青三代龙泉青瓷匠人上台,推荐传世青瓷重现。在大会现场呈现了“一场国宝级名器的探寻——龙泉青瓷大系”第一批100个青瓷复刻名录和复刻匠人名单。
龙泉青瓷文化传承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匠人们对青瓷技艺的钻研与坚守,才有了龙泉青瓷事业如今的辉煌。“龙泉青瓷研究所”的三位历任所长徐朝兴、董炳华、毛正聪,在会上分享了原青研所的故事。
如今,龙泉复建青瓷研究所,助力龙泉青瓷产业多元化发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兆雄成为新时代青瓷研究所所长。
穿过历史的尘埃,以百匠复刻百器来奏响宋韵青瓷复兴的“华章”,从《宋画全集》、海外博物馆、文献资料中收集青瓷经典器型实现创作重现,到通过开展“我在这里学非遗”——宝剑锻造手工技艺大赛、“不灭窑火”一起烧龙窑等活动和形式,大会深度挖掘阐释了剑瓷文化内涵,传承弘扬非遗文化。
作为“丽水三宝”之一,龙泉宝剑也是此次大会的重要元素。
盛世书华章,方志载伟业,盛世修志,是文脉赓续的有效形式,用修志深化剑瓷文化研究,是对前代文明成就的珍惜守护,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前提,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实践意义。
为了更好地记录龙泉剑瓷发展历史,大会上正式启动了《龙泉青瓷志》《龙泉宝剑志》的编纂工作,这是龙泉有史以来第一次修篡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专志。其中《龙泉宝剑志》系中国第一部刀剑类志书,《龙泉青瓷志》系浙江第一部青瓷类志书。
随后,匠仓创始人刘煜晖、剑村刀剑研究院院长胡小军、百年老字号“李生和”第五代传人李震向大家分享了剑瓷文化传播故事。
同时,大会上还发布了宝剑标准化体系,包括了《龙泉传统宝剑》《龙泉菜刀》《动漫刀剑》三个“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为宝剑产业更好地迈向高质量发展锻造了新的“标尺”,让龙泉宝剑这块“金字招牌”变得越来越响。
在剑瓷“转化”上,龙泉正砥砺剑瓷品质,淬炼极致匠心,聚集资源禀赋,制定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动与优秀企业展开项目合作。现场共签约产业、人才类合作项目10个,协议投资近30亿元,涵盖了产业平台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金以及青瓷宝剑基础材料研究等人才科技项目。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张学伟在讲话中表示,龙泉青瓷见证宋韵文化繁荣,凝结宋韵文化精粹,展现宋韵文化精神。为推动千年宋韵文化和龙泉青瓷传承发展,今后要在三个方面继续深化:溯源千年宋韵文化,挖掘非遗丰厚宝藏;提炼千年宋韵文化,振兴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千年宋韵文化,共促城市融合发展。在显示“瓯江山水诗路”龙泉特色同时,成就出不一样的龙泉精彩,让更多人能深刻感受时空跨越、古今交融的宋韵青瓷文化。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中心、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等30余家新闻单位的媒体代表参加活动。
编辑:高吉
主编:杨公元
监审:宋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