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我国仅1 5的人拥有长期寿险保单,市场潜力大
中国人身保险市场究竟怎么样?距离高质量发展目标还有多大距离?12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从渗透率、市场需求、供给能力、市场竞争状况、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五个方面分析了今天中国的人身保险市场。黄洪认为,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从保险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市场总量以及国际影响力来看,确实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些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市场潜力最大。
黄洪表示,衡量一个市场的发展阶段,应当从几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一是渗透率,二是市场需求,三是供给能力,四是市场竞争状况,五是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只有4.3%和430美元,在全球的排名分别排为第38位和第46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水平,也低于全球保险业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人均持有人身险保单数仅为0.8张,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从市场需求来看,黄洪表示:“尽管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主动买保险的人多了,但保险仍然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我国仅有1/5的人拥有长期寿险保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从供给来看,目前的商业保险产品数量虽然不少,但是产品的形态较为单一,同质化的产品比较多。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也不够,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儿童、新业态从业人员风险特征的产品供给不足,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时,保险业的风险补偿作用的发挥也比较有限。
从市场竞争状况来看,我国人身保险目前还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从保费收入来看,前5家公司的保费收入占市场的一半,前10家公司市场份额占到了市场的将近7成,仍然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从经营结果来看,前5家公司的利润约占行业的8成。
从经营管理水平来看,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相比,经营管理水平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在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资产负债匹配等方面,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目前,除大型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快速提升之外,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还比较粗放,发展仍然存在比较困难的局面。今年11月末,31家中小人身保险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占机构数量的34%。
综上所述,黄洪认为,我国人身保险虽然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仍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最大的优势是市场潜力大。“我认为我国人身保险是全球潜力最大的市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