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城市如何可持续发展?成都这场圆桌会议,“一带一路”城市分享经验

时间 • 2025-11-17 03:07:08
疫情
成都
持续
城市
发展

可持续一直是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面对今年疫情冲击带来的挑战,如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有效促进中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11月17日下午,“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圆桌会议在成都召开。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圆桌论坛上,中国成都、希腊雅典、波兰卡托维兹等多个城市分享了其在疫情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圆桌会议

中国成都:

疫情期间承担了“洲际运输重要大通道”功能

“突如其来的疫情下,我们仍然坚持了对国际枢纽功能的保护,以及持续发展。”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说。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飞常准发布的最新民航运行报告中提到,5月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港航班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七成以上,成为5月份全球最为繁忙的机场。

作为深处中国内陆的城市,成都在疫情中的表现很亮眼。根据成都海关12日发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5922.6亿元,同比增长24.5%,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8.6%。

上述负责人表示,成都在疫情情期间承担了“洲际运输重要大通道”的原因,与城市过去持续进行的通道建设有关,尤其在国际枢纽功能、中欧班列开行等方面,成都不仅实现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经贸往来。

比如,目前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6000列,运送货值将近2000亿元。此外,成都目前已开通了12条的国际铁路和海铁联运通道,境外的直达站点增至26个,辐射范围拓展到了欧洲、日韩、东南亚和美洲的东海岸地区。

下一步,成都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打造拓展立体化的战略通道,“确保天府国际机场能够在明年6月实现投运,成为中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加强与目前中欧班列开行的城市的合作,特别与重庆形成共同品牌,形成共同的运营维护的机制,打造提升最具运营能力和具有最佳的运营服务水平的中欧班列。

此外,成都还将加快各类的高能级的开放合作平台的建设,并建设高质量现代流通和供应链体系,打造面向全球的制造业企业配送枢纽,面向亚洲的国际区域、分销企业的配送枢纽和服务“一带一路”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成都国际铁路港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是今年“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的圆桌会议的举行地,上述负责人也表示,“这是成都发展的最好平台,希望借此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经济融合,加强经验和成果的分享”。

希腊雅典前副市长:

“新常态下城市需要采取非常规措施”

对国内国际双循环,东西方城市治理研究所董事会主席、希腊雅典市前副市长亚历山德罗斯·莫迪亚诺也有自己的看法。

在莫迪亚诺看来,促进本地的游发展,吸引游客迫在眉睫,“因为游客的消费会促进经济增长,吸引投资和专业人才,从而形成稳定的合作伙伴”。他表示,疫情期间,人们此前的生活方式不再适用,“新常态下城市需要采取非常规措施”。

比如,他提到要鼓励本地进行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寻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动员供应商、消费者甚至整个社区参与其中,通过互联网改变新的联系的方式。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流行,由于人们居家办公,城市内需出现了疲软。莫迪亚诺表示,各地市场会适应新的常态,各参与方要依赖新常态,“我们可能会采取云端的方式来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关注数字化,各个地区和国家必须要保护自己的市民,并且有效沟通,让城市成为安全地点,从而吸引未来的旅游。

波兰卡托维兹:

“全面开发项目”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托维兹是波兰南部的重要的工业化城市。波兰卡托维兹市市长马尔辛·克鲁帕透露,过去几年里,该城市进行了“全面开发项目”,主要通过旅游、文化改造,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托维兹煤炭资源丰富,产煤占波兰全国的98%以上。克鲁帕透露,如今城市已从20年前的煤炭城市,成功转型为有文化传承和文化风韵的城市——

比如,这里打造的文化中心具备了居住环境和旅游环境的功能。在这里,每一个区域都有着文化的这种创意产业,比如博物馆、波兰国家交响乐团剧院、国际会议大厅等。

“有了这些中心,卡托维兹成为了很棒的活动胜地,举办了非常受欢迎的夏季音乐节,邀请更多的游客,帮助卡托维兹进一步实现对外开放。”

红星新闻记者邹悦摄影记者吕国应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