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散打丨足球的仪式感,试着贯通人类世界的悲喜
方舟,原《深圳晚报》体育记者,多次现场报道世界杯等大赛,球评人。
500天前的欧洲杯决赛,英格兰人让足球回家的梦想,栽倒于12码线。罚丢点球的萨卡、拉什福德、桑乔,因为黑人肤色遭遇网暴,英国警方和社交媒体配合,生成了600多份调查报告,最终逮捕11人。
卡塔尔世界杯首秀,萨卡大放异彩,那个曾在索斯盖特怀里哭泣的男孩,引领了这场黑人球员的联袂演出——6粒进球5粒来自黑色旋风,格拉利什的进球,也来自黑人球员威尔逊的助攻。
赛前英格兰众将单膝跪地,这个反种族歧视的标志性举动,出在英超司空见惯,但出现在世界杯赛场并不寻常——历来国际性赛事,都很警惕超出体育之外的表达,《奥林匹克宪章》就有相关约束。但弹性和界限也在摸索中前进,足球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国际足联的默许,萨卡们的闪光,相得益彰。当然,英格兰队打算在其他场次戴某种袖章的计划,并不得到支持,体育的纯粹性也必须得到维护。
格拉利什用一段特殊的舞蹈庆祝进球,万里之外,那个叫芬尼的小朋友一定会手舞足蹈。芬尼和格拉利什的妹妹都是脑瘫患者,在一次公益活动,芬尼教了格拉利什这段舞蹈,并有了这个约定。也许把时间拉长,格拉利什的舞蹈会和贝贝托的摇篮舞一样,成为解读足球温情元素的经典。
揭幕战厄瓜多尔队进球后,队长瓦伦西亚领着众将围在角旗区,双膝跪地,双手指天,10年前,他们的队友贝尼特斯,正是在多哈踢完一场比赛后因阑尾炎去世,厄瓜多尔足协还退役了他的11号球衣。悼念亡故一直是足球仪式感的一部分,伊涅斯塔带着哈尔克上过世界杯,拉莫斯带着普埃尔塔上过欧洲杯,在欧洲主流联赛,经常会看到他们拿出足球比赛90分钟特定的1分钟时段,起立鼓掌,瞻仰大屏,缅怀故人。
香可利那句“足球高于生死”有着特殊语境,足球不会高于生死,但很多时候她会带着我们参悟生死,比如欧洲杯埃尔克森与死神赛跑的时段,丹麦队友和全世界球迷为他所做的事情。而关于足球和生死的场景,最让我控制不住泪腺的画面,来自一个墨西哥小球员的葬礼,他在16岁遭遇枪击身亡,队友们以墙为球门,利用棺木的反弹,完成了他生命里最后一个进球。
世界杯开场奏国歌当然也是仪式感,在这个仪式感里,并没有针对球员的规定动作。所以当年泪流满面的郑大世,和昨晚紧闭双唇的伊朗球员,各自又添加了更深一层的仪式感。足球给了运动员独特的生命体验,让他们用各自的视角去抒发家国情怀。
在纷争、分歧越发扩大的世界,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越发成为共识。世界杯的意义不止是提供体育审美的素材,她通过足球的仪式感,也在努力唤醒一些共情力。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