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个记者节|被新冠疫情“拿捏”的这两年:疫情几乎刻进了我的DNA里
第二十二个记者节,是我成为国际新闻记者的第五个年头,想纪念一下注定将被载入世界史册的这两年。
虽说当国际新闻记者快五年了,但在新冠疫情之前,我的工作更侧重报道国际社会新闻。但自从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后,我这两年的工作几乎被疫情“一手拿捏”了。
▲英国奥尔德姆市科学中心外墙上巨大的新冠病毒图片。图据路透社
最初,所有人都以为这场疫情不会持续很久,结果没想到,新冠病毒迅速蔓延全球的各个角落,无人能够独善其身。身为国际新闻记者,我本以为自己只是上半场选手,结果却莫名被拖入了无法终结的下半场。从每天跟踪全球重大疫情进展、钻研各国科学家的最新学术研究、疫苗研发进展,到对话全球各个角落因疫情而改变的人生轨迹,再到纵观因新冠疫情而“风云突变、暗涌不断”的全球政治经济局势……
但也是这场疫情,让国际新闻记者之于我,有了一个更为丰富、立体的形象。经历了两年的风雨,新冠疫情几乎已经刻进了我的DNA里,社会、医疗、前沿科技、国际时政、全球经济报道,无一不与它有关。
而更值得被记录的是,在被新冠病毒搅乱的全球局势背后,政治、利益、金钱游戏、人性之间的“参差”和“碰撞”,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不舍昼夜奋斗在一线挽救生命的医护人员;在海外疯狂扫购防疫物资寄回国的华人;国外拒绝打疫苗、戴口罩而最终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后悔不已的感染者;用疫情当“幌子”彼此指责、相互攻击的政客;因疫情而葬送连任之路的人;因疫情放弃留学计划的人;还有因疫情而失去生命的人……
对独立的个体而言,在新冠疫情之前,人与人的悲欢是无法相通的,甚至可以与彼此毫不相干。但一场新冠疫情,让全人类的悲欢开始相通了。对全球各国和地区而言,这场疫情让人明白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过去20年的“全球化”发展,人类命运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身为国际新闻记者,似乎对这些经验和教训更深有体会。近两年报道的积累和沉淀,让我对疫情有着十分敏锐的“感知力”,也因此有了南京禄口机场疫情蔓延之际,被广泛传播的报道《德尔塔有多“毒”?病毒载量为原始毒株1260倍专家:疫苗正在发挥防重症保护效力最危险的是未接种疫苗人群》。但事实上,在这篇报道前,我们已经接连不断做了很多篇有关德尔塔及疫苗相关的防疫科普报道,最后才有了这篇“爆款”。
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国际社会风云诡谲,令人不得不频繁感慨“见证历史”。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之一,这或许正是身为国际新闻记者在这个时代的使命。无论是好是坏,是悲是喜,人类历史长河里的每一朵浪花,都需要被记住。
红星新闻记者徐缓
编辑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