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新汽车央企将诞生!总部极大概率落户重庆
作者丨郑植文 编辑丨吴晓宇张明艳江佩佩 视频丨柳润瑛许婷婷 2025年6月5日,长安、东风两大汽车央企合并重组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长安、东风合并暂时中止,一家新的汽车央企将成立,总部极大概率落户重庆。 21世纪经济报道 ,赞6
长安汽车、中光学、湖南天雁、华强科技、东安动力、长城军工等7家上市公司于6月5日早间披露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装集团”)重组进展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赞7
分立后,
这意味着,
根据公告,
根据公告,
近年来,围绕着长安汽车为核心,重庆汽车产业链“从全到强”稳步发展,已形成包括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的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体系,实现对三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的全覆盖。
2024年重庆汽车产业的成绩单显示,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造”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达到23.6万元,较2023年足足提升了7.3万元。
数据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总销量为268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223万辆。
以一汽为例,吉林省统计局2023年公报显示汽车产业占长春GDP的51.7%,其中一汽系占95%,带动就业超10万岗位,年营收超过7000亿元,直接带动本地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0%。
不仅如此,更是聚焦吸引了博世、大陆、电装等3000余家零部件企业落户长春,形成半径50公里的“一小时供应圈”。一汽投资78亿元建设的新能源专属工厂(红旗繁荣工厂),带动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长春设厂,形成千亿级新能源集群。
而东风汽车所在的武汉市也因汽车产业布局从地理枢纽升级为产业枢纽,“中国车谷”晋升城市新名片。
可以预料,
重庆汽车产业再度迎来历史性时刻。
在过去一段时间,与吸引了特斯拉进驻的上海、拯救蔚来的合肥、拥有比亚迪和华为的深圳相比,
为了转型升级,重庆积极求变。2022年,重庆发布《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明确了转型升级总体路线图,提出“努力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次年,又提出要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第一个“3”是指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排在首位。
直到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终于呈现出了多点开花的喜人景象,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大幅增长弥补了燃油车市场的失意。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比2023年增长90.5%。
重庆市统计局工业处处长吴丹表示,2024年,重庆市汽车行业的核心增长因素仍然是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主力车企如赛力斯的问界M7、M9销售持续火爆,深蓝汽车新上市的S05和L07车型以及阿维塔07等新车型市场反应良好。
2024年,重庆为全国汽车总产量贡献了8.5%的份额,其中长安汽车占比约40%。新汽车央企成立后,有望与长安汽车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和资源整合,将加速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助力其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从地理区位而言,这一独立央企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提升中西部汽车产业的影响力。同时,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城市,其地理位置优势将进一步放大,辐射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目前,在政策驱动下,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已初步构建,除了长安、赛力斯两家整车企业,北斗星通、恩智浦、云从科技等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等IT企业与重庆车企展开合作,比亚迪刀片电池工厂、赣锋锂业、吉利动力电池工厂以及长安软件、黑芝麻等汽车软件企业在此齐聚。这使得重庆具备了西部地区最为完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今年年初,就在坊间热议东风、长安合并的消息时,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率队赴京,与多个中央企业座谈,袁家军在会上提出,重庆要聚焦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国资盘活质效等开展合作,携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项目。如今汽车央企重组事宜尘埃落定,
汽车竞争中的野心、方法论与新秩序。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汽车报道品牌。
4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期编辑江佩佩